close
電視上打著「獨家」,已經是眾所皆知的謊言。如今往往是些可笑無聊,尤其彰顯記者與編輯們無知程度的大驚小怪,只要別人沒做,就會被打上獨家兩字。過去對於政治財經社會新聞,採取深度追蹤調查所獲取的真正獨家,已經幾乎不復見!媒體進入跨平台時代,縮短了新聞追捕的時間差。你有獨家,我5分鐘後就能「破」你獨家!過去尚且還技巧性的改寫抄來的內容,如今乾脆引述直接「報導你的報導」就行。反正第一波的讀者來自網路社群,他們是一群不斷吞噬信息的大胃王並且急著轉貼,飢渴到無暇去在意誰才是一則新聞的真正主廚了。if (typeof(ONEAD) !== "undefined"){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ONEAD.cmd.push(function(){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});} 獨家新聞是一時曇花,隨後瞬間滿地綻放更多,對大眾不再有致命吸引力。於是連帶就再也不是記者們會竭盡心力與專業去追逐,想要為自己爭取「跑到獨家新聞」的絕對榮耀了。這正是傳統新聞價值,正在多方向迅速質變的一大指標!話語權的「移動」,從原本媒體記者的角色手中,轉向大眾喧譁的數字。人們也越來越習慣,無論從媒體或網路中那些「未經新聞專業查證過濾」的消息;甚至媒體自己,也「開始報導網路上未經查證的消息」。歐美評論近來許多主張,新聞媒體今後唯獨還能占有的優勢,僅剩「蒐集並放大故事的能力」!在傳統新聞的定義中,西方媒體認為「好新聞」必然來自於一個「好故事」(Good Story)。華人對於「故事」兩字,帶有虛誑假造的意思;這和西方看待故事做為「新聞原始素材」的概念不同。但如今所有跡象都指向,人們往往只需要一段真正動人的故事而已。因此,首先媒體在內容戰略上要懂得,將大眾訊息以「素材處理」並且絕對必須「進行加值」。比如就此延伸訪問官員或評論員。故事的立體化,這是媒體權力無法被企及和取代的優勢。其次,是對於「NPO/非營利組織、NGO/非政府組織」的掌握。長期挖掘苦難與幸運的特例,他們經常是富有「動人故事/潛在議題」的主要來源。民間組織更傾向對媒體,說出得知的故事。最終,媒體亙古的核心能力是「塑造一批說故事的人」!說故事者,到最後甚至比故事本身,更吸引眼球。懂得謀略發展的媒體經營,必然會定期塑造一批新的說故事者,去對應不同年老或年輕閱眾族群。所謂明星或名嘴,只是最基本的概念而已。在台灣,傳統新聞的「道德、專業、榮耀」,如今被媒體決策層更加重視的「權力、數字、效益」所取代。網路帶來媒體趨勢變化全新又複雜的處境,傳播學院教授們來不及其實也無力招架。台灣無論校園或媒體,始終忽略培養年輕記者們「挖故事、聽故事、說故事」的能力!縱使宣稱的「獨家新聞」,也幾乎只有貧乏辭句、空洞視角和不知所云的結論。打開電視翻開報紙,人們最終只想看見一個好故事而已!如今這個小小心願,卻顯得任務益發艱鉅。(作者為資深媒體人)



45C0AEDE602E5AD7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75hf75xx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